当前位置:首页 > 图书中心 > 学术著作 > 主体功能区区划与建设——区域协调发展的新视野
主体功能区区划与建设——区域协调发展的新视野
ISBN:978-7-5624-3904-2
未知
作者:杜黎明
编辑:张立武
字数(千):287 页数:247 印次:1-1
开本:16开  平装
出版时间: 2007-02-10
定价:¥26

相关丛书

内容简介

我国的区域协调发展,一是受到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约束,二是受到区域自身发展能力的约束。资源环境承载力之所以会对区域协调发展形成约束,一是因为人口的空间分布不合理,经济聚集区没有成为人口的聚集区,还有为数众多的人口分布在生态脆弱、生态敏感区;二是因为区域经济活动的种类和强度超过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范围。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一是通过人口转移,引导人口在空间内合理分布;二是对区域施加主体功能限制,进而对区域经济活动的种类和强度施加限制,从而缓解资源环境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约束。
本书立足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从人口、资源、环境空间配置优化的角度,对主体功能区区划和建设进行了初步的研究,是国内第一部研究主体功能区的著作。全书共分七章,第一章界定了主体功能区的范畴,对本书研究所涉及的基础理论进行了简要的回顾;第二章重点研究了主体功能区区划指标、区划的程序和方法;第三章到第五章重点研究了主体功能区建设,包括主体功能区建设的任务、建设的规划、建设的政策等;第六章是主体功能区区划和建设的实证研究;第七章对我国的主体功能区区划和建设进行进一步的展望。本书可供区域经济学,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的研究者阅读,也可供经济管理工作者参考。

目录
第一章 范畴界定及研究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主体功能区的范畴界定
第二节 主体功能区研究现状
第三节 本书研究的理论基础
第四节 空间区划理论
第二章 主体功能区区划
第一节 主体功能区区划的概念模型
第二节 我国的主体功能区区划现状
第三节 主体功能区区划的指标体系
第四节 主体功能区区划的程序和方法
第三章 主体功能区建设的任务
第一节 主体功能区建设任务概述
第二节 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第三节 优化生产力布局
第四节 促进城乡区域统筹协调发展
第四章 主体功能区区域规划
第一节 区域规划概述
第二节 编制主体功能区区域规划要处理好的基本问题
第三节 重点开发区区域规划
第四节 优化开发区区域规划
第五节 限制开发区区域规划
第六节 禁止开发区区域规划
第五章 主体功能区区域规划实施的政策保障
第一节 财政转移支付
第二节 投资政策
第三节 产业政策
第四节 土地政策
第五节 人口转移政策
第六章 主体功能区区划和建设的实证研究
第一节 四川省主体功能区区划的初步构想
第二节 四川省的优化开发区域——成都市主体功能区区划现状
第三节 成都市资源环境承载力测评
第四节 完善成都市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构想
第七章 对我国主体功能区区划及建设的展望
参考文献
第二节 编制主体功能区区域规划要处理好的基本问题
第三节 重点开发区区域规划
第四节 优化开发区区域规划
第五节 限制开发区区域规划
第六节 禁止开发区区域规划
第五章 主体功能区区域规划实施的政策保障
第一节 财政转移支付
第二节 投资政策
第三节 产业政策
第四节 土地政策
第五节 人口转移政策
第六章 主体功能区区划和建设的实证研究
第一节 四川省主体功能区区划的初步构想
第二节 四川省的优化开发区域——成都市主体功能区区划现状
第三节 成都市资源环境承载力测评
第四节 完善成都市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构想
第七章 对我国主体功能区区划及建设的展望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