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味中国》的儿女情怀

作者:范庭略发布时间:2014-06-18 16:33:16
  人们都说吃是一种和想像力有关的文化,是深度文化与单纯想像的结合。而人类的大多数欲望,无论是求爱还是婚姻,都是从某个对象开始,然后以完成某种渴望结束。林留清怡,这个在美国出生长大的华裔后代,凭着她在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硕士学习中受到的严格训练,通过获得的富尔布莱特奖学金来到中国。来到这里之后,她发现自己对美食烹饪的爱好不下于对写作的热爱。她亦发现,和世界上其他地方不同,中国人对美食充满了热情,三句话离不开食物和吃,比如说“吃醋”“吃苦”,再比如用“酸甜苦辣”形容人生百味,所以她也希望通过美食走近中国文化,寻找自己的根。在中国的美食冒险之旅让她写下了《寻味中国》这本书,得到《纽约时报》、《科克斯书评》、《人物》杂志等媒体的一致好评和推荐,并获得美食世界饮食图书奖之最佳中国饮食书奖和《匹兹堡邮报》年度最佳图书奖。
  根据之前的资料我们看到中国在八十年代的人均每年消费肉类不到20公斤,与现在每年人均消费肉类75公斤相比,更多的人开始健身运动,他们希望变得像张艺谋拍摄《我的父亲母亲》那个年代的群众演员一样的精瘦,而张导在挑选群众演员的时候则是在抱怨现在的人都太胖了。食物作为中国社会的风貌百态以及时代变迁,它一直在见证着美食如何慰籍人们的心灵。
  这本书的撰写完全是作者在中国的美食冒险经历实录,这本书得到《纽约时报》、《科克斯书评》、《人物》杂志等媒体的一致好评和推荐,并获得美食世界饮食图书奖之最佳中国饮食书奖和《匹兹堡邮报》年度最佳图书奖。
  这本书最令我感动的地方很多,她不是无病呻吟的在下午茶空档拍张图片放在朋友圈里的少奶奶,她也不是一个喜欢回忆家庭上一代如何大鱼大肉食不厌精的吃货,更不是一个喜欢做个提拉米苏感受文艺情调的小清新。她是一个依靠奖学金在全球生活费用前十名的北京生活的外国留学生。然后一个人跑到厨师学校去踏踏实实考上了一级厨师,然后为了看到中国人真实的饮食生活而跑到一家路边山西面馆做小工,然后进而去了一家专门给建筑工人做饭的餐厅做厨师,为了节省费用,坐着地铁来上班然后疲惫不堪坐着公交回去,为了可以继续学习中国烹饪技术租了一套廉价公寓,然后要经常为暖气的时有时无而发愁。各种关于在北京外国人的灯红酒绿都和她没有太多的关系,反而是社会底层人民的吃饭让她产生写作的兴趣。而在哥伦比亚大学接受的严格的新闻写作技巧又让她好像撰写一篇封面故事一样举重若轻。在美食写作里面,我们需要看看如何运用非虚构的手法描述一个饮食大国的风土人情。
  食物不再是富人的享乐,也不仅仅局限于餐饮专业人士的行业交流,食物的问题成了三教九流所有人都正在关注的大件事,食物是我们的药物,是我们努力向上的动力,也是我们救赎心灵的安慰。寻找中国的味道,你需要了解中国老百姓的善良、朴实、智慧以及中国人的生活哲学,这就是本书的价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