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务实·致用·有效
132007.11

务实·致用·有效

作者:刘建琼发布时间:2007-11-13

务实·致用·有效
——《有效学校管理(第4版)》汉译本评析

 

  长期以来,如何在教育机构与非教育机构之间架起“学习的桥梁”、移用企业管理知识于学校管理,从而强化学校的效能建没、提高学校管理的有效性,一直是我们最关注的问题之一。2007年4月,重庆大学出版社正式推出由英同学者伯蒂·埃弗拉德(Bertie Everard)等撰著、中国学者杨天平翻译的《有效学校管理·第4版》(Effective School Manageme nt.fourth edition)中译本。诚如作者所说,该书“不是一本学者给学者写的书,而是一本实践者给实践者写的书”,是一本关于管理实践和组织运作的专业书籍,也是一本为改造组织管理和运作而提供方法的工作手册。全书共18章,从“人力资源管理”、“组织管理”和“变革管理”3个方面,系统地阐述了“如何实现高效管理、如何实现成功运作”等基本命题。
  第1部分“人力资源管理”,主要阐述学校管理者自身的素质特征、自我管理、领导行为与风格,对员工的聘用、培训、激励与评价,学校的决策与施行,学校的会议管理与冲突管理等基本内容,并介绍了一系列可供操作的要则和方式。第2部分“组织管理”,逐一缕述组织的要素与模式、团队的建设与绩效管理、课程的管理与改编、学校的质量与安全管理、学校的资源与环境管理等基本内容,并提出了人人都要坚持学习、注重利益相关者的需求、实现组织与个人共赢等有效学校管理的核心理念。第3部分“变革管理”,着力析解变革的本质与方法、成功实施变革的条件与示例、转型管理在学校变革中的作用及其保障等基本内容,并阐发了组织变节的程序和步骤、提高变革管理有效性的实践智慧等。通读全书,其具有以下4个特点。
  ——实用性
  在《前言》中,作者就提,著作本书的宗旨在于,帮助那些肩负高级管理职责的大中小学教师及相关人员能够更加卓有成效地开展工作,以“发展其专业知识能力和实践运用能力”。应该说,该书很好地实现了这一目的,虽然不乏应然性理论的列述与展放,但并不高深玄妙、脱离实践。恰恰相反,“好的理论更具有实用性”,它立足于学校管理实践,补充了很多专业知识,并尽量枚举学校样例,以阐明效能管理的特征及其成因.不仅没有流于一般的经验总结和介绍,而且还从管理的实例中归纳慨括出许多实用的理论,以便让管理学校的领导者和从事教学管理、班级管理及学生管理的老师能够从中得到有效管理的学问和实惠,这也是其一再畅销再版的主要原因。尤值称道的是,本书含有大量来自教学管理第一线的经验、步骤和方法,其管理思维及手段对于非英语读者而言具有很强的借鉴与参照性,其许多内容及陈述不仅适合于英语读者学习,而且对中国的教育管理工作者也十分切用,既适合其跨越国界了解英语国家的教育管理理论和实践,也便于其个人在家里或工作时学习参考,还可以作为其长期或短期课程的阅读材料,特别是作为中同学校管理者的参考书目与工作指南,等等。可以说,该书具有广泛的适切性和应用性。
  ——操作性
  与同类专业书籍相比,该书虽然花了不少篇幅对管理的意涵进行诠释,但却力戒作哲学式的讨论,不仅拒绝学究气,而且少有理论说教,更没有居高临下的腔调。通篇以务实、致用与有效为主轴,一以贯之,采用商量的口吻,与读者一起探讨有效学校管理的运作方式,就像同行之间的交流与切磋,娓娓道来,言简意赅,力图对实践有所指导和助益。比如,著者从管理科学的本衷出发,极富操作性地指出:“管理不是别的,而是按指定的方式执行指定的任务”,即“创造性地通过对人力资源和其他资源进行有效合理的配置,指明方向,获取承诺,促进变革,取得成果”,管理者应“知道自己想干什么和能干成什么”、营造人尽其能的组织气氛、持续改进工作和提高工作效率,学校管理者应“计划、组织、指导和支配教师的工作”,以有效实现学校的教育教学和管理目标,等等。在体例编排方面,为了方便读者学习,该书有意识地将书本知识与实际工作结合起来,每个章节都安排了一些练习题、测试题和讨论题,让学习者结合各自的工作进行针对性的练习、操作与诊断,以加深对书本内容的休会与领悟。
  ——通俗性
  这首先得益于原著本身及其作者的理论和实践修养。3位作者均兼具企业和学校两方而管理及其培训的经历,既有深厚的企业管理背景,又有丰富的教育管理学识。伊恩·威尔逊(Ian Wilson)是一位勇于实践的校长,他毕业于剑桥大学数学系,后来又获得切尔西(Chelsea)学院科学教育中心的教师教育证书,并担任英国皇家学会教育委员会委员。伯蒂·埃弗拉德和杰弗里·莫里斯(Ceoffrey Morris)则都是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埃弗拉德毕业于牛津大学化学系,曾担任英国皇家化学工业有限公司的教育培训经理,并负责开发学校管理培训,已先后培训校长1000多人;莫里斯毕业于剑桥大学现代语言学专业,曾在布赖顿理工学院(Brighton Polytechnic)和布鲁奈尔(Brunel)大学教授学校管理课程,并从事教育管理的咨询和指导工作。为了让读者读懂书的内容,并应用于工作实践,从而帮助他们成为更加出色的管理人士,著者所阐述的几乎都是一些有用的学校管理常识及其常规的管理原则和技能技巧,且投入巨量的精力用于每一个章节的撰写和练习设计。一方面,着意降减专业术语的使用,尽量缩小与读者之间的距离,以形成思想上的互动和心灵上的共鸣;另一方面,又积极引导读者根据这些常识和原则进行实践和运作,以提高学校工作的效率和效能。这样,也就构成了本书所独具的行文朴素、语言通晓等特征,因而读来明白流畅、通价易懂。
  ——可读性
  这主要归功于译者严谨的治学态度、扎实的专业根底和深厚的语言修为。杨天平教授先先后在基层政府、机关报社和大中学校等部门单位任职,具有公共行政管理、新闻报业管理和学校教育管理等跨专业的背景与经历,并长期负责中小学校长和教育行政干部的培训,主持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和学位点的建没、现任浙江省高校人文社科“高等教育学”重点研究基地“高等教育管理与政策”研究方向负责人、美国学术刊物“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eadership in Education”评审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同行评议专家、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发展教育中心学科评估专家、中国高等教育管理分会常务理事、《中国教育管理评论》编委、《学校管理新趋向》译丛编委、浙江省教育管理分会副会长等职,在教育管理的教学和研究领域辛勤耕耘20余年,著述丰硕。为了准确传神地“重舌”、将该书译介奉献给广大的汉语读者,使译著具有传易和可读性,他以对作者与读者高度负责的敬业精神及其强烈的时代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兢兢业业,厚积薄发,前后花了近两年功夫研读原著和相关资料,并倾注大量心血用于译著译语的推敲润色,先写出译文初稿,而后字斟句酌,“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反复修改完善,数易其稿,精益求精,力图将原作与译作融为一体,以非英语专业出身,译就具有相当专业水准的精品力作。
  翻译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有其独特的规范、要求和方法。从19世纪末我国译界先贤严复在《天演论·泽例言》中所论之与英人泰特勒翻译三原则相类通的“信、达、雅译事三难”,到后来鲁迅提出的“信、顺”二标准以及前苏联费道罗夫的“等值沦”、美国奈达的“等效论”,直至时贤所倡言的“用地道的译文译地道的原文”等标则,中外翻译家提出了种种不同的译论思想,但都围绕着一个中心,即原文至上,译文应忠实而自然地表现原作,使源语言载有的信息最大限度地以译人语的形式还原,使译本读者能和原文读者一样阅读理解目的文本。这就要求译语人不仅博学通事,具备双语或多语的文化底蕴,而且应富有宽厚的专业涵养,并熟谙译学的基本理论与技巧,译述结合,意形兼备,传真达意,出神入化。反观当下的许多学术译品,或因西语基础不牢,或由汉学修养不够,或系文化底气不足,或是专业功力不深,等等,以致译词晦涩难解,绕来绕去,不知所云,甚至望文生义,随便添减损益,以致似懂非懂,似是而非,舛错讹误在在处处,佳作难见,乏善可陈。
  相形之下,《有效学校管理》一书的中译本,以其贴切而规范的传译、清新而自然的语言和朴实而畅达的文风等特质,在教育管理学科的译林中卓然而立,体现了译者丰富的管理理论学养、老到的语言文字造诣和严实的师者学人风范。该书在思想内容、语篇辞章、文体风格等语际转换方面,力求贴近源文本,透及深层,既如狄尔泰氏所提之设身处地地体验和把握原意,尊重原著作为学术文种所特有的科学语体色彩及其庄重与严肃等品质,坚持直译为主,最大限度地减少误译和漏泽,以追寻译文的语义正确性和语用适合性,又关注译语读者的阅读习惯和可接受性,坚持直译与意译相结合,尽量剔除译文的痕迹和味道,以求再现原文的意境与效果,并加了20多个“译者注”,以帮助读者理解。对于翻译过程中因文化差异而碰到的一系列障碍及一些看似通俗、简单实则异常生涩、艰难的语句,译者不仅仔细查阅有关文献和工具书,虚心向他人求教,而且每每是殚精竭虑、绞尽脑汁,“一名之立,旬月踌躇”,择形显义,精确表述。纵览全书,在原文与译文、专业词汇与日常语汇、雅与俗、述与作、归化与异化等的均衡与契合方面,译者都谨慎处理、拿捏得当,以平和醇实的文字表达了原著对有效学校管理的精辟认识及其自身的深邃洞察,让读者在领略原作见解与风格的同时也在感受译者的智慧与努力。
  罗曼·罗兰说,一册美妙的书是一桩秘密,只应在寂静的心头细细休会。为了增强教育管理的工作艺术和智慧,从而进一步提高学校管理的绩效和质量,广大教育工作者不妨好好读一读《有效学校管理(第4版)》的汉译本,认真学习、思考和实践,采其大旨、摘其要,从中获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