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为什么对大学生活如此怀恋
062007.02

为什么对大学生活如此怀恋

作者:张鹰发布时间:2007-02-06
 

大学生活因青春激情长留在我们心中的岁月画卷中,让我们宁愿用一生去怀恋

  都说人生是一本展开的书卷,那大学生活当是其中的绚烂篇章;若将人生比作漫漫旅途,那大学生活无疑是让人怀恋的青春行程。

  青春不解未来事,未赏朝花总夕拾。大学生活就是这样神奇,哪怕你昨天才离开校园,汇入人生之海去做弄潮儿,你也要对身后的母校眷顾频频,一步三回眸。而当青年时代的执著身影、期待眼神、叛逆冲动、悸动情思,陆续化作了沉静的砖,筑成中年时安放漂泊心灵的巢,自信已经“成熟”了的我们,心灵中紧紧依偎的,难道不是那陈设简单的“集体宿舍”———我们的大学?

  大学毕业,离开学校,谁能说自己是百分百的“学以致用”?想当工程师的从了政;具有组织才能的,则是个讲坛上的学者;视经商为职业的,居然成了科学家;学建筑的,当了演员;摆弄了四年五线谱,反倒写起了小说……离开大学校园,不论你后来从事着何种职业,不论你的职业与你的专业所学是否相关,只要回忆起那曾经的校园岁月,就每每心生缱绻,思绪万千,感怀不已,长久怀恋,这又是为什么?

我们怀恋大学生活,因为那是我们风华正茂、草长莺飞的季节。石板路上的空灵足音,讲台上的高谈阔论;碧池边上的轻歌曼舞,书桌旁的技艺切磋;树林里的朗朗晨读,操场上的英气勃发;我们曾经用跳跃的脚步踏遍校园,曾用梦想的丝线编织成功的锦绣……所有的一切,都是我们青春年华的诗吟语徊,都是我们萌发壮志的绿色田园。那些我们曾经听过抑或亲历过的校园往事,无论喜与悲,无论苦和乐,无论是酸还是甜,都在我们心底长久积淀。

树阴下的同学恋歌不应只在心中鸣唱,教室里的学人风采也不要只在你我之间口口相传。谁来将那大学生活的美丽画面重现?将那用心走过的校园时代重新编演?

 

  

新年伊始,一部经过近两年策划编写的大型校园文化丛书——《漫游中国大学》问世了。陆续出版的各校分册,或以学生执笔,或由师长挥毫。书卷漫展,每一篇文字饱蘸着作者钩沉往事时的情思跃动,每一幅照片承载着学人对强国之业的殷殷期盼。

  《漫游中国大学》,带我们走进那已经逝去和正在活跃,不停发展的大学校园,为我们展示着一幕幕令人心情激荡的校园生活。那美丽的文,活泼的图,泛起我们心底积淀的校园沉香。

  我们为什么对大学生活如此怀恋?先读读清华大学分册目录中那些著名学人的话语吧:

  冯友兰———“清华发展的过程是中国近代学术走向独立的过程”;

  梅贻琦———“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华罗庚———“聪明在于学习,天才在于积累”;

  梁思成———“建筑是凝固的音乐,音乐是流动的建筑”;

  闻一多———“诗人主要的天赋是爱,爱他的祖国,爱他的人民”;

  季羡林———“清华园,永远占据着我的心灵”。

  著名学人的话语使我们对曾经身处的大学校园有了新的认识,也使我们发出的问语有了空谷回响般的答音:

  无论你是哪个时代的学人,只要你在大学里学习过,生活过,就定会在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中受到先进文化、先进思想、先进技术的熏陶,接受到精神的洗礼,最终成为一个思想健康、行为积极、敢担责任、不畏挑战,能够适应社会需要,实践国家建设与发展的崇高使命的人。而这个熏陶我们身心,启迪我们思想,振奋我们精神的校园文化氛围,绝不是冷峻的纪念碑,不是枯燥的年代数字,不是淡出人们视野的名字,而是将学校历史传统、科学成就、优秀人物和美丽风景有机融合在一起的精神气韵。

  我们为什么对大学生活如此怀恋?不必说那种怀恋是云淡风轻,不必说那种思念是刻骨铭心,《漫游中国大学》丛书各校分册的作者,用厚重的校史,鲜活的人物,美丽的风景,丰硕的成果,告诉我们:大学毕业,离开学校多年后,你可能会因工作的变动忘掉了所学知识,疏淡了专业技能,甚至义无反顾地“背叛”了年轻时的理想,但在那种浓厚的氛围中历练出的气质与精神,却伴随自己终生。

  大学生活让我们怀恋,因为她的岁月就是一部历史诗篇

  学府巍巍,栉风沐雨;薪火承传,弦歌不辍。大学,是我们每个学人的精神家园;中国的大学,从滥觞初始,就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紧紧相连。

  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已有百多年。清华大学,从留美预备学校起家;南开大学,从洋派私塾发轫;湖南大学,从书院转制;更多的,则创始于清末民初的“学堂”,起步于新中国初期的“院系调整”。整个中国的近现代高等教育,随着“西学东渐”的潮流,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

  《漫游中国大学》中,重庆大学老校门的故事;清华大学“华北之大,容不下一张平静书桌”之救亡图存的呐喊;西北工业大学从古路坝的教堂起步,汇聚祖国航空、航海、航天人才,振兴强大国防的路程,以及许许多多著名高校的发展史,从不同的侧面讲述了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无论是风雨磨难、战争考验,还是校园变迁、师生流转,即便是运动频仍、弯路辗转,都不能阻止我们中国的大学始终背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执著前行,就连那不同时期的座座校园建筑,也都尽力体现着我们中国的学人如何在“西学”之风中尽最大所能展示民族风格的设计理念。无论是清华园的工字厅,还是重庆大学的理学院,或是湖南大学的图书馆,每一座建筑,都见证了一所学校的成长,见证了中国大学的崛起过程。

  《漫游中国大学》,带我们用心的脚步行走于座座校园中。娓娓故事,轻轻诉说,一百多年来,中国大学校园里的学人,那种赶超先进、创新求变的使命感,总是沉甸甸地压在心头。湖南大学分册中,列举了中国近代以来在这古老校园中出入的著名人物,从中兴良将曾国藩,到伟大领袖毛泽东。书中说:“为有爱国多壮志,古往今来,为国家利益勇敢牺牲,既是千年学府最基本的传统,也是今天湖南大学一切优良传统的根基,坚固无比!”

  西北工业大学分册,讲述了一个女科学家在成为院士之后跨学科重新创立新专业的故事,她说这是基于一种强烈的使命;而这所校园中一个父子同校、同专业的故事,则深刻地指明:在中国的优秀学人的思想中,永远是先有国,才有家;先有民族,才有个人。他们的使命感与责任心,始终与国家的强大、民族的复兴联系在一起的。

  我们的一切努力,都是为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是何等庄严的气魄。100多年来中国的高校活跃着一批批为中华民族的独立、自由、解放,为新中国建设发展奉献智慧的学者先驱;出入过引领中华民族自强于世界的思想家、革命家、军事家、政治家。大师风范,精英魅力,领袖光彩,为校园故事的流传刻印了数不清的经典篇目。

  我们怀恋大学生活,因为我们曾经在大学校园里感受着代代学人治学问、求真理,钻技术、创高新的精神品格,感受着大师学者在课堂内外传道授业解惑时的魅力风采,这是何等幸福的生活!

  校园故事泛沉香,醇厚积淀感人心。历史责任使我们负重前行,使命重大使我们踏实迈步。这是我们为什么对大学生活如此怀恋的又一个答案。

  大学生活让我们怀恋,因为文化的氤氲给人生以丰富的精神营养

  “灿烂的文化和悠久的历史总是如影随形。弘扬先进文化是高校的重要使命和神圣职责。如果我们稍稍放慢传承和创新文化的脚步,那将是一种不可饶恕的失策。因为,高校之间的竞争比到最后,就是比文化,比文化的传承,比文化的创新。”

  文化是什么?《漫游中国大学》回答:文化是一种养成,文化是一种品格。

  湖南大学是一所没有校园围墙的学府。岳麓书院深居其中,车水马龙包围在外。为什么湖南大学校园始终不建围墙?湖南大学分册开篇的“精神之门”告诉我们,文化没有围墙,文化是一种不为繁乱喧嚣所动的心的宁静。湖南大学分册的篇篇短小散文,详尽描绘了这所千年学府如何从岳麓书院一路走来,风雨兼程,千锤百炼;记载了它穿越了数十次战火,七毁七建,跨越了十余次办学体制改革,历尽沧桑,让人领略到了湖湘文化的灿烂光辉和无穷魅力。

  文化的品格还是历史积淀的厚重。厚重的标志,就是虽然没有华丽的外衣,但却像磁场一样吸引着你向它的深邃处探寻,好像是有哲人在引导你做思想的前行者。重庆大学分册中,讲述了一个“猪肉捐”的故事,学校开办初期,没有办学经费,政府就决定在生猪销售收入中立一个“猪肉捐”,每头生猪收入捐一毛钱,用以支持重庆大学办学。由这个故事,引出重庆大学“耐劳苦、尚俭朴、勤学业、爱国家”的朴实校训。一所大学,是在这样校训的激励中起步发展的,我们在百姓茹苦含辛造就的校园里学习生活,如何不想着为乡邦富裕佑启智慧,如何不立志为社会发展振作前行呢?

  文化的内质,是能使人因故事而生出联想。哪怕是一朵色彩单调的小花,只要它曾经在风中飘舞,显示出它摇曳的风姿,也会令我们心存感动。北京工业大学分册的作者,讲了这样一则故事:一个学生,临近毕业时,患了不治之症。他本可以在医院里安静休养,却偏要坚持完成毕业设计,做一个合格的毕业生。他在医院里拖着病体继续着课程,最终完成了毕业答卷。当得知自己的毕业设计答辩获得通过时,他已经无力开怀欢笑,在第二天永远地闭上了眼睛。一个仅仅是做了毕业设计的学生,还没有来得及为社会作出实际的贡献,就离同学师长而去,但学校却为他在校园中立下一块小小的纪念碑。为什么?因为他的精神感动着,并将永远感动着所有的北工大人。

  校园里感人的故事太多太多。之所以感动,还因为故事中蕴藏着深刻。西北工业大分册中,讲了一个无人驾驶飞机试验三次落地的故事。科学家们面对失败,每一次都收拾起残片重新开始,虽然不知何时能够成功,但相信成功一定始于坚实努力的足下。当你从书中了解到西工大成就了全国最大的无人机生产基地时,你也一定因科学家们面对失败时的不气不馁而心生另一份思考。

  文化的品格,既有深刻,还有活泼。

  就说重庆大学分册吧。分册的作者用年轻人的热情和思维让读者从行间字里感受着这所学校活跃生活的过去和现在。它没有说教式的口吻,也不见常例中的“歌功颂德”,有的只是在校园生活中的种种乐与趣。读起来少了枯燥,多了忍俊不禁。仅仅看目录,就能感受到文字的优雅,内容的精彩。“灰石青砖,形拙意朴,一款简约的名片头衔”,“老房子,新建筑,花开一时景一时”;“流年似水,岁月如歌,学堂之外的华彩乐段”;“建筑之美,学子才情,风景这边独好”,每一个章节就像一枚枚珍珠串起了整个校园生活的华光异彩。

  我们为什么对大学生活如此怀恋?是因为文化的力量洞开了我们心灵的门扉。《漫游中国大学》的文字与图片,将那段逝去的岁月镌刻在历史的长河里,使我们透过书页的翻卷,再次触摸到曾经张扬飘逸的青春。虽然学校不同,虽然感受各异,但那些经历过的熟悉,每每让人有种莫名的想流泪的冲动。

  《漫游中国大学》,是对过去时光的追忆,是对现在景致的描绘,还是对未来岁月的眺望。悠久历史,杰出人物,丰硕成果,美丽校园,构成了我们心中独有的精神感怀:中国的大学是一种美丽,它可以独立于时间之外,任时间的沙也不能将其掩埋;校园的故事是一种怀恋,它可以常青于岁月之藤,任岁月的风也不能将其摧败。

  我们为什么对大学生活如此怀恋?当你掩卷长思,当你闭目神往,当你面对书中的图画忍俊不禁,泪流满面,你一定会说,只因有了怀恋,才会更勇敢地面对未来……

——摘至《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