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当太阳照进深山:重庆脱贫攻坚故事》出版,展现重庆脱贫攻坚巨大成就和宝贵经验
262021.09

《当太阳照进深山:重庆脱贫攻坚故事》出版,展现重庆脱贫攻坚巨大成就和宝贵经验

作者:赵迎昭 来源:重庆日报发布时间:2021-09-26
扶贫条条路,摆脱贫困是真路。近日,《当太阳照进深山:重庆脱贫攻坚故事》由重庆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由中共重庆市委宣传部、重庆市扶贫开发办公室汇编,入选“重庆市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用60篇减贫、扶贫、脱贫故事生动讲述重庆各地精准脱贫攻坚故事。

为何要以故事集的形式展现重庆脱贫攻坚成果?该书有何亮点?924日,重庆日报记者进行了采访。

记录伟大时代

60篇故事展现重庆脱贫攻坚硬核答卷

白底的封面上,“当太阳照进深山”7个金色大字雄踞右上方。大字下面的摄影图片中,巫山的盘山公路蜿蜒曲折,吸引读者捧起图书品读。

翻开目录,减贫、扶贫、脱贫3个部分的小标题分别为青山也知晓、如此滚烫的心、走在阳光下,一个个振奋人心的故事生动再现了伟大脱贫攻坚精神。

20206月至12月,重庆开展了“决战决胜、奋斗有我”脱贫攻坚故事征集宣讲活动,市委宣传部、市扶贫办精心遴选减贫、扶贫、脱贫故事60篇,汇编形成本书,借以助力党史学习教育,弘扬脱贫攻坚精神。

“讲故事是最好的传播方式,故事集是最好的传播载体,这样的体裁形式,持续传播时间较长,社会传颂程度较高。”重庆大学出版社相关负责人说,作者们用真情实感讲述重庆脱贫攻坚故事,记录伟大时代。书中故事娓娓道来,既叙事陈情,又阐义说理,能让人明显感到重庆的脱贫实践是全国脱贫攻坚的生动缩影、中国减贫奇迹的实际体现,更能让人欣喜感知“贫困有多沉重,奇迹就有多耀眼”。

追求通俗易懂

“小人物”的“小故事”带来“大感动”

沉浸在故事中时,读者会发现本书所选故事全部来自脱贫攻坚一线,来自群众真实生活,并与时俱进地把故事主角个人的创作视角与时代发展、社会变迁紧密结合起来,进而以小见大、由点及面。

“把脱贫攻坚这样一个大的国家命题生动呈现给普通读者,做到既接地气,又动人心,难度很大。”上述负责人说,本书因此设置成“点线面体”的结构组合,减贫是“面”, 扶贫是“线”, 脱贫是“点”,点线面合而为“体”,让整本书阅读呈现立体化,呈现了一部接地气、连民心且形象丰满、内涵深厚的文学作品。

第一部分聚焦深贫地区尽锐出战、精准施策、奋力减贫的壮举,收录了重庆市“贫中之贫”的石柱县中益乡等18个深度贫困乡镇,如何通过积极探索农村“三变”改革、大力调整优化粮经结构、发展特色高效农林经济作物等措施,实现所有贫困村整村出列的故事。

第二部分聚焦扶贫干部不畏艰苦、扎根基层、倾力扶贫的事迹,收录了驻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队长、扶贫专干、扶贫工作队队员、结对帮扶人、“代理家长”以及回乡担任村干部的本土人才等各类人员,如何在一线开展扶贫工作的故事。

第三部分聚焦贫困群众自强不息、顽强奋斗、努力脱贫的行动,收录了脱贫路上身残志不残靠自己努力摘掉贫困帽的、脱贫后致力于帮贫的、回乡创业带领村民致富的、扎根家乡带领乡镇脱贫的等各个层面代表性人物的故事。

上述负责人称,这样“点线面体”设置,使得书稿整体架构清晰、文风朴实、浅显易读,做到了以小见大、大中有小,让读者通过减贫、扶贫和脱贫工作“小故事”,和故事主人公“小人物”的生动形象,能带给读者一份致敬脱贫攻坚特殊战场战士的“大感动”。

本书的装帧设计也颇为用心。装帧设计的主要基调是朴实素雅,既客观、真实地展现故事人物、乡村面貌,又考虑当下读者的阅读习惯,同时还尽量节约成本。在版式设计方面,上下留白较多,方便图片占位,让阅读者在视觉上觉得舒朗、轻松、明快。不少故事后面还富有二维码,手机扫码就能欣赏相关视频和图片,给读者带来更为丰富的阅读享受。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

努力绘就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度、广度、难度都不亚于脱贫攻坚。读者阅读时会感受到,脱贫地区正深入持久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奋力绘就乡村振兴壮美蓝图。

可以说,本书作为重庆脱贫攻坚的真实写照,将对各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具有一定指导与借鉴意义,亦将助力实现乡村全面振兴。

如,石柱中益乡念好产业发展“四字经”,越来越多的村民改变了传统的种养模式,加入到发展特色产业的创业大军中,不仅成功减贫,更是踏上了乡村振兴的大道;酉阳车田乡以“村集体经济+公司+农户”的模式,大力发展油茶产业;在巫山双龙镇,红叶成了村民的“摇钱树”,游客走上红叶步道,不仅可以近距离观赏红叶,还可以体验叶雕,让当地村民吃上了香喷喷的“旅游饭”。

又如,“全国脱贫攻坚楷模”毛相林带领下庄人修路、战胜贫困,现在正迈上乡村振兴大道。就在本月初,“下庄院子”正式建成并投入运营,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体验下庄天路、学习下庄精神,为下庄村的乡村振兴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江津“卖菜高手”殷晓兰是残疾人,但她没有“等靠要”,而是靠辛苦打拼顺利脱贫。她还投资创办了蔬菜加工厂开拓蔬菜深加工业务,计划再建40个蔬菜腌制池,正式建成投产后预计年销售额可达几千万元。用殷晓兰的话说,“只要持续奋斗,每一个人都能依靠勤劳的双手创造出属于自己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