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用一些书影响城市情趣
302008.04

用一些书影响城市情趣

作者:摘自——《时代信报》发布时间:2008-04-30

  用一些书影响城市情趣

本报联合重大出版社、精典书店推出“小众阅读日”

信报讯(记者王明明)阅读是最美丽的精神体验,高品味、个性化的小众阅读更有一番独特的韵味。53日下午430,本报将联合重庆大学出版社、精典书店共同推出“小众阅读日”活动,为广大读者献上一道道精美的“小餐”。旨在推动本土高品位的个性阅读。

届时,本土作者曾珍的《野菜志》、西叶的《私人音乐》以及重大出版社引进版《艺术地生活》将在精典书店和广大读者亲密接触。

同时,为配合此项活动,精典书店还将在当天整理推出一批“小众图书”,让读者过个个性化品质阅读的瘾。

重庆大学出版社副总编陈晓阳认为,小众书关系着一个城市的品位,今天的小众书如果能成为明天的大众书,那将不经意间影响城市的情趣。

重庆小众读书圈已成形

昨日,精典书店营销负责人徐斌对记者介绍,在多元化的时代,那些满足相对少数人高品位的图书,被归到“小众”。比如音乐、绘画、诗歌,或者反映某种生活方式、生活情趣的图书。她说,“三联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的较大部分图书,我们业内一般认为比较小众。”

徐斌回忆,过去在重庆,小众类的图书卖得并不好,“三联版欧阳应霁所著的《设计私生活》,在我们店里一年的销售量,不及厦门大学旁边一个书店。一般上架过后的销售量不超过200本”。

不过,这样的销售情况正在成为过去。徐斌表示,从前年开始,摄影、散文、饮食文化、生活情趣类图书销量稳步上升,销量不俗,这说明重庆小众读书圈正在形成。

对此,陈晓阳感到兴奋。她表示,一般意义上,读小众书人书的多寡可以作为对一个城市文化品位的参考,“在成都、上海、广州、香港等城市,小众图书就卖得比较好。另外,随着阅读品味的多元化以及阅读的个性化,重庆的小众读书圈也慢慢壮大。

陈晓阳表示,作为一直出版教材和学术类书籍的出版社,“正在逐步推出小众类图书,这是我们经营方向的一个转变,对此我们充满信心。”

小众读书影响城市情趣

据了解,《野菜志》、《私人音乐》、《艺术地生活》推出后销量不俗。《艺术地生活》曾列经典书店销售榜第二位,而刚刚由重大出版社推出的《野菜志》和《私人音乐》也维持着每天几十本的销量。

陈晓阳笑言,《私人音乐》上周在当当网推出的当天,一天的销量就是100余本,其中不少订单来自重庆。在刚刚开幕的郑州书市,《野菜志》也非常受欢迎,“甚至被人走了十多本

陈晓阳表示,举办“小众阅读日”,就是想借此将“小众”变成“大众”,如果今天的小众书,变成了明天的大众书,那么这个城市的情趣将会在不经意间改变,更有情趣、更富智慧、更有品味,告别粗糙的畅销式一窝蜂阅读”。

“这是一个小小的尝试,用几本书影响一群人,以这群人影响更多的人,从而影响到更多的人乃至城市的情趣。”陈晓阳说。

                                             摘自——《时代信报》2008.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