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价:¥23
作者:高黎平编辑:高小平出版时间:2014-05-15
本书以19世纪20年代到20世纪初的晚清为历史背景,通过晚清译坛美国传教士翻译“三杰”林乐知、丁韪良、嘉约翰,以及他们同时代的其他美国传教士的翻译活动和成果,从现代性视域探讨他们的西学翻译对晚清文化社会的影响;从历史角度阐述他们在中国第三次翻译高潮中所起的作用;从理论层面诠释他们的翻译目的、翻译策略和翻译手段。
【详情...】
定价:¥28
作者:刘明录编辑:杨琪出版时间:2014-01-08
作为现实生活的投射,疾病意象越来越多的出现在现代、后现代文学作品中,疾病既是作家诠释世界、表达情感体验的工具,反之也是人们解读社会风貌及作家创作意识的一条通道。在荒诞派戏剧代表作家哈罗德?品特的大多数作品中体现了品特对疾病的理解与体验,借助于承载着各种社会文化的疾病,他成功地展现了同时代的社会历史、政治、宗教等文化状况,表达了自己对世界的认识,展现了自己的人文主义思想。基于此认识,本专著以医学理论作为划分基础,对品特戏剧中的疾病进行了详尽的梳理,并运用了精神分析法、叙事学、福柯身体政治、隐喻修辞、戏剧美学等理论,从品特戏剧中疾病对于品特戏剧创作以及剧情本身的推动、对于隐喻意义的传达、对于荒诞戏剧诗学功能的达成等几个方面展开探讨,试图深入品特戏剧的肌理,探索其戏剧诗学的构建思想及其社会意义。
【详情...】
定价:¥28
作者:刘玉宇编辑:文鹏 刘玥凤出版时间:2011-01-27
本论文透过文化差异论的框架,考察了葛瑞汉、芬格莱特、罗思文、陈汉生、郝大维与安乐哲等几位英美学者对先秦哲学的研究。论文首先介绍了史华慈和葛瑞汉关于文化普遍论和文化差异论的论争,并在此背景下引入其他学者对文化差异论的引申。其次,论文通过对文化差异论的批评,揭示了其理论背后所隐含的整体论预设及其可能导致的理解误区,并借助葛瑞汉的语言学框架,提出不同文化间概念互诠的可能途径。接着论文通过对先秦哲学中三个重要专题的讨论,以个案分析的方式从三个不同侧面进一步考察这些学者的比较研究中所隐含的理论预设,并探讨概念互诠的可能性。
【详情...】
定价:¥28
作者:雷艳妮编辑:韩鹏 杨敬 陈松出版时间:2011-01-27
本书全名为:《宗主国倾向和本土意识:以维·苏·奈保尔及其作品分析为例》本书是一本关于当代后殖民主义理论研究的专著。全书以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维·苏·奈保尔及其作品分析为例,分别从民族意识的陷阱、模仿和流亡三个方面探讨了宗主国倾向和本土意识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指出了当代后殖民主义研究中的某些理论存在的缺陷,同时也指出本土意识的构建和复苏才是第三世界国家人民和流亡的知识分子走出目前困境的良方。
【详情...】
定价:¥22
作者:张绍全编辑:韩鹏出版时间:2010-05-10
认知语言学与二语词汇习得的界面研究已成为热点之一。本书探讨了多义词概念,国内外多义词习得研究现状,词义演变的动因与认知机制,多义词的结构主义语义学研究、语用学研究、心理语言学研究和认知语言学研究。在此基础上,以认知语言学多义性理论为指导,以大学生为受试,通过测试和教学实验研究,本书发现:1)受试根据语境推测多义词义项的效果总的来说不乐观,但对规则多义词义项的推测比对非规则多义词义项的推测要好;2)受试的多义词语义网络习得状况不佳,但对核心义项的掌握比对边缘义项的掌握要好;3)受试不了解多义词义项之间联系的认知理据,他们以死记硬背方式习得多义词义项;4)受试了解多义词义项之间联系的认知理据能促进其多义词的短时习得和长时习得,并提高其语言表达能力。
【详情...】
定价:¥25
作者:丁建新编辑:高翔出版时间:2007-11-23
语言批评有如考古学或古生物学,其任务在于从语篇断裂的地层中寻找分散的意义以及这些意义的多重来源。从历时的观点来看,传统阅读/写作理论所强调的语篇的“一致性”将不复存在。我们看到的是“断裂的作者”、“断裂的语篇”。表面上天衣无缝的语篇实际上是杂声的、复调的。在索然寡味的“作者”的标签下隐含着完全异质的“作者身份”。这样的语篇观使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诸如“连贯”这样的概念。对于我们来说,语篇远没有许多经典功能主义者所说那么连贯。更为重要的是,连贯决不是语篇的固有性质,而是解释者外加于语篇的特征。不同的解释者(包括语篇的生产者)可能对同一个语篇产生不同的连贯的解读。而与此同时,对于语篇的解释注定是不完整的。语篇是异质的风格、体裁、语域的混合体,而将这些风格迥异但又相互关联的意义匹配在一起的任务却落到了解释者的身上。
【详情...】
定价:¥18
作者:黄萍编辑:牟妮出版时间:2007-10-12
专门用途英语研究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应用语言分支,国外对此研究很多,如英国、澳大利亚对专门用途英语都有深入的研究,而目前在国内学术界,对此却不太重视。本书重点介绍了国外专门用途英语理论的发展与应用,从专门用途英语的起源、发展、定义以及实际运用,并根据作者多年从事与研究专门用途英语教学的经验,应用国外语言学家关于专门用途英语课程设置、大纲、教材及教学法等理论,探索适用于中国国情的专门用途英语理论。
【详情...】
定价:¥29
作者:李红编辑:罗亚出版时间:2007-09-24
本书反映的是中国学习者双语心理词汇和英语学习实证研究的最新成果。全书的内容涉及心理词汇提取和英语学习两大部分;前一部分主要围绕我国英语学习者心理词汇的表征和提取问题;后一部分主要针对英语学习的难点和热点问题(如英语空间介词的学习,伴随性词汇习得和焦虑问题)和英语学习过程中普遍关注的问题(如学习策略的使用问题)。第一章研究的是在两种不同词汇提取任务中工作记忆容量对英语学习者跨语言竞争是否有抑制作用。第二章考察公式化语言的频率以及学习者的语言水平对公式化语言在二语心理词汇中的表征作用。第三章主要从原型理论和中心—边缘意义的角度探究在空间意义方面over的核心意义与学习者使用over一词的空间意义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第四章考察了空间认知理论中功能几何法对学习英语空间介词in和on的促进作用。第五章研究了不同的加工条件对我国小学生英语问汇附带习得的影响。第六章着重调查了大学一年级新生记忆策略的使用情况,以及性别、专业和英语水平对记忆策略使用的影响;第七章则研究了学习策略与阅渎成绩的相关性,以及不同的阅读水平对策略使用的影响。第八章对使用录音法来降低学习者在口语课中产生的焦虑所起到的作用进行了探索,同时还研究了录音法对口语流利度的促进作用。愿此书对我们的读者有所启发,愿它能引起更多人对英语学习的思考和关注。
【详情...】
定价:¥25
作者:刘国辉编辑:韩鹏出版时间:2007-09-24
正如维特根斯坦所言,语言是一种“游戏”,但这种“游戏”背后是有隐含规则或规律的,这就需要去认真探讨和研究。本书从语用、认知视角对一些语言现象,如英汉请求回应、英汉中动结构、英汉名词性领属结构、“Ulysses”象似性和英汉时间隐喻进行了多角度考察。该研究对语言研究者或爱好者有较高的学术参考价值与实用价值。
【详情...】
定价:¥28
作者:辜向东编辑:杨琪出版时间:2007-09-24
本研究把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CET)的反拨效应界定为CET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影响。研究的重点是:1)CET参与者对该考试及其反拨效应的认识;2)CET对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过程的影响;3)CET对大学英语教学产出的影响;此外作者还分析了影响大学英语教学的非考试因素。本研究是在样本学校、个体教师及全国范围内进行的,运用了课堂观察、问卷调查、面对面访谈和测试等主要研究手段。研究结果表明:CET对大学英语教学产生了明显的正面反拨效应,但其反拨效应的问题远比人们想象的复杂,有一系列的因素影响大学英语教学的产出。 本研究是在2002-2005年(即CET进行一系列重大改革前)进行的,是作者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反拨效应历时研究”的研究基础。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