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乔治·摩尔?

作者:孙宜学 来源:文汇读书周报发布时间:2011-02-14 16:54:51
谁是乔治·摩尔?
——谈乔治·摩尔及其《巴黎,巴黎》
  乔治·摩尔(George Moore,1852-1933)是世界文学史上一位一直被忽视的文学天才,但他却是一位独行不羁、独具个性、富于想象力的作家。他向往文艺复兴时期,向往当时天才们无拘无束的创作活力;他也向往拉斐尔前派,向往罗塞蒂对艺术的独特理解。他还不无自豪地宣称:技匠成为时髦的时代不会久远,虽然目前自然与艺术的和谐暂时消失了,但不久这种和谐就会出现。对其同代人来说,摩尔是一位非常伟大的作家,在20世纪20年代,一些批评家甚至视其为“在世的英国散文作家中的大师之一”。不但他自己所属的文学小团体持此观点,一些著名的批评家也不加掩饰对摩尔的赞美,只遗憾摩尔去世之后,这样的赞美就逐渐减少了,关于谢立丹、盖斯凯尔夫人、王尔德的传记在英国一出再出,甚至一些法国作家和德国作家的传记,也都如雨后春笋,而对摩尔,英国的批评家似乎慢慢淡忘了他,更不用说肯定他的文学价值了。这实在是英国批评界的耻辱,因为摩尔的文学声望,是建立在对其作品和经历的贴心领悟和体会的基础之上,而如今的批评家,已经很少有人愿意或有能力这样做了。当然,摩尔为人遗忘与他一生结怨太多也有直接的关系。叶芝、哈代、亨利·詹姆斯、康拉德、惠斯勒,这些名人都先后成为他的  “文敌”。叶芝视其为“空心萝卜”,叶芝的父亲称之为“老恶棍”。惠斯勒有一次甚至把摩尔从自己家里赶出去。摩尔为人诟病,与他被视为“冷血动物”有关。他行事待人比较冷漠,这自然也被看做是没有人性,可恶。一位匿名者在卡拉湖中的小岛岩石上为摩尔刻下这样的墓志铭,以提醒往来的游客:摩尔为艺术“抛弃了家庭和朋友”。
  的确,摩尔性情多变,对友谊和亲情忽热忽冷。他可以完全无视昨天的承诺,也可以毫不留情地抛弃自己的观点和感情,更不用说朋友了。他是典型的“过河拆桥”者,对朋友也是只取己需,实利为先。这种性情用于文学尝试,促使他进行了各种各样的文学探索,几乎维多利亚时代晚期和爱德华时代的每一个主要的文学和艺术团体里都能看到摩尔在进进出出,但都不长久。而用这种方式对待朋友和他人,就自然失之偏颇,导致文敌环伺了。
  摩尔想搞清楚自己为什么让人难以忍受,于是,他把注意力转向了自身,孜孜不倦地探究自己人性的善与恶。结果,读过这些作品的人会发现,他实际上算不上大恶者,充其量只是一位有轻微的“作恶”欲念并尝试了一些无关痛痒的“恶行”的人,与纪德和王尔德这样的人根本不能相提并论。他喜欢将自己的“忏悔”与卢梭的忏悔相比,这当然是自夸,但不容否认的是,从他的回忆录中,如《致敬和告别》、《巴黎,巴黎》、《我的死了的生活的回忆》等,人们都能够找到他那个时代很多文人、艺术家的人生肖像,而这对文学史的价值则是不可估量的。不知有多少英国读者就是通过他的这些作品对简·奥斯丁、勃朗特姐妹、狄更斯、笛福、斯蒂文森等耳熟能详的作家多了一层贴心的领悟,并在英国文学之外发现了巴尔扎克、福楼拜、左拉、屠格涅夫、塞万提斯、托尔斯泰、于斯曼、魏尔伦。而他对马奈、德加、惠斯勒、莫奈、毕沙罗等的赞美,与这些艺术家日后所获得的赞美相比虽显单薄,但其敏锐与前瞻,毋庸置疑。
  《巴黎,巴黎》堪称摩尔艺术趣味的宣言书,表明了他对同时代的最优秀的文学和艺术作品的态度。全书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宣言》,第二部《一个青年的自白》,此书不是乔治·摩尔一生的自传,只是他青年时期的传记,是他从对艺术懵懵懂懂的向往到形成自己独特艺术个性的生活经历的记录,主要回忆了他在巴黎和爱尔兰度过的艺术人生。他以自己的眼睛观察巴黎艺术界的风风雨雨、轶事典故、文学艺术流派,忠实地记录了他与当时的著名作家、艺术家的交往及对他们作品的评价,其中涉及到的文学、艺术流派有唯美主义、自然主义、象征主义、印象主义、意识流、现实主义等。与此同时,他还回忆了自己年轻时代所经历的感情和人生观的动荡。通过这部作品,读者不但能了解到乔治·摩尔的思想成长历史,而且还可以了解整整30年的欧洲文学艺术的发展历史。
  从摩尔的作品里,我们不难听到他发自内心的对美好人性的呼唤,对自然美的向往。这是一位被忽视了的天才的真正的心声,对这样一位把一生都贡献给写作、感性和感情都很浓郁的作家,我们似乎没有理由不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