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兴的电影艺术美学

作者:赵岚发布时间:2016-08-18 14:47:31
  电影是一门艺术,电影美学是有关这门艺术的言说。从匈牙利电影理论家巴拉兹眼中的现代电影美学到法国电影巨擘巴赞笔下的写实主义美学,曾经令欧洲的青年学生和电影爱好者热血贲张。这些美学于20世纪80年代随着“西学东进”辗转进入中国时,令如饥似渴的读者们着实振奋了很久,原来美学也可以这样令人着迷。
  然而曾几何时,这些昔日“高大上”的“美学”逐渐变成了枯燥、乏味、无用的代名词,电影美学沦为电影实践的附属物,可有可无,就连研究电影美学、热爱电影美学的人们似乎也被冠以“边缘人”的身份。
  是电影出问题了吗?是美学出问题了吗?都不是。电影自有其发展的规律,美学自有它存在的道理。那么是哪里出了问题?
  究其原因,是我们把电影美学呆板化、生硬化、教条化了。原本活生生具有巨大发展和阐释空间的电影美学成了“故纸堆”,成了一些人“掉书袋”的资本。更何况一些萌生于欧洲、美国的电影美学在中国未经本土化的生搬硬套,让这一理论更陷入了被误解的旋涡。这既是电影美学的悲哀,更是电影的悲哀。
20世纪末人们之于电影在新世纪的担忧,似乎都显得过于谨慎。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电影界就出现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影片《阿凡达》和《2012》。前者轻而易举地刷新了导演在1995年自己创下的票房纪录(《泰坦尼克》)的同时,以超前的3D技术和非同凡响的观影体验,向电影的未来作了有力的探索。而后者则再一次证明,电影不仅是人类的“集体梦魇”,更是人这种“孤独星球”上独具“超越自我”意识的族群表达自己的生存困境和生命价值最有效的文本之一。中国电影市场在2010年之后,更是出现了前所未有的“井喷”现象,每年电影票房以50%以上的幅度递增,令全球瞩目。虽然票房并非衡量电影的唯一标准,然而2010年以后中国电影界一再掀起的青春电影热、新魔幻现实主义热、经典影视文学作品改编热,确实令人应接不暇。还有许多新晋电影创作人不断给影坛带来惊喜。电影越发达,与之相关的理论和文化就越繁荣。
  从另一个方面来讲,近年来电影技术主义对电影文化的僭越这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一夜之间,电影回到只需要注重技巧和手段的“旧日时光”,全然忽视电影本身就是一种重要当代文化的事实。于此语境下,作为对电影这门艺术进行研究的美学,无疑在21世纪迎来了复兴。
  有多少种电影,就有多少种有关电影阐释的可能性。
  于是,这本沉淀许久、充满激情的电影美学,以它本来应有的面目出现。它以电影美学专题为经纬,不失“悦读性”;它以经典电影美学为基准,不失立场和姿态的先锋性;它以电影作品为研究文本,不失理论的鲜活性;它以电影文化为介入点,不唯技术主义。本书既是一本专门研究当代电影美学的书籍,也不啻为电影爱好者玩味的文化读物。
  必须承认,电影美学应该是一个开放的体系。本书选择了五个重要的当代电影美学维度,独立成章。
  一、作者电影。“电影作者论”是电影发展历程中酝酿时间最长、于电影学科影响最大、最具电影青年气质和平民意识的电影理论之一。它出现在现代电影转折期,是电影走向一门成熟艺术的敲门砖。
  二、电影符号学与叙事学。电影语言自成一套体系,它在表达自我的同时,改变和塑造人类的视听习惯和模式。电影是擅长讲故事的艺术,它的叙事套路和惯例与视听语言一起形成了电影基本的讲述方式。
  三、电影精神分析学与意识流电影。电影是人主观的产物,解读电影离不开解读创作电影的人和电影创作的人。精神分析电影理论是电影艺术与精神分析学科的交叉产物,是对19世纪以降影响广泛的心理学文艺理论的延展和深入。
  四、电影的后现代性和后现代主义电影。当代社会后现代特征日益明显,后现代主义电影研究是对电影后现代转向的适时呼应。当代电影中的戏仿、解构、平面化、类像化呈现出与传统电影美学决然不同的特点。后现代主义电影既是一种影像风格,更是一种创作姿态。后现代主义电影美学是萌生于后现代社会带有“反美学”意味的电影美学。
  五、文化研究与电影。电影是一种有意识或无意识的意识形态,这是公开的好莱坞秘密。英格玛·伯格曼说:“电影根本是一种欺骗人的眼睛的玩意儿。”文化研究理论从意识形态角度解读电影的“欺骗性”。文化研究与意识形态批评理论综合了语言学、精神分析学,吸收阿尔都塞马克思主义学说、工业社会分析理论,置电影于文化读本加以解读,是文化理论在电影艺术领域的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