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花之爱——评《青花:中国历代最美青花瓷》

作者:李若行发布时间:2011-02-21 17:59:31
  有些记忆如同冰冻的河水般,会在冷寂中发出幽幽的龟裂之声。春夏秋冬,朝代变换,花落败,人老去,然而时光总有办法留下自己光彩夺目的瞬间。青花瓷就像一口古老的水井,当我们拨开浓密的杂草与藤蔓,望向井底,一双湛蓝的眼睛便会对上世人好奇的目光。
  美有许多种,取于自然者有之,巧夺天工者有之。爱美的人也有许多种,或奔放,或沉静。遇见美,可独乐,亦可分享。但是面对青花瓷,人们很难挑剔,无法抗拒,也很难藏得下心中泛起的遐想。当美妙的青花映入你的眼睛时,整个人便坠入了那口古井,一身染蓝,你从此与江山融为一体,同诗话纠缠不清了。对于青花瓷,形容词已经不再重要,因为形容词本身已很难将美尽数传达。在这个时候,我们更依赖于视觉,通过最直接的方式去描述或者体会这种世间难得一见的美。
  然而青花之爱,从未鲜有闻。在古代,从皇帝到百姓,无论哪个阶层都对青花瓷喜爱有加。从诗词到家居,处处格调均可见到青花瓷的身影。虽然青花瓷的制造工艺也是门重要的话题,但视觉美感一直是人们辨赏青花瓷的直接缘由。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青花瓷又多了一重身份,它不再仅仅是一种艺术品,一门工艺,更是一个历史的钥匙孔。正如本书作者雷鸿智所言,有人文与科学相结合作为衬布,青花瓷的美也就彰显得更加深远、更富有内涵。对于艺术家而言,青花瓷是很好的视觉材料,其多变的图案与考究的设色令人惊叹。青花瓷的演变又承载了中国的风云变迁,从唐宋到明清,不同时代的精神都在青花瓷中得到了完整体现。青花瓷甚至还是古代中国与西方世界进行文化交流的见证者之一。在今天,很难说这几方面哪一边的成分更多。
  但是传统工艺的青花瓷肯定已不再是人人触手可及的东西了。一方面是由于后来的革命与战争造成了青花瓷工艺的长时间断流。此外,许多后人对青花瓷理解肤浅,制作粗糙,意境生硬,这种滥竽充数的行为极大地影响了青花瓷的制作风气。如此一来,保留下来的古代青花瓷弥足珍贵。
  于是它被冠予新名号,一些不再与“丹青”、“红莲”相挂钩的名号,比如“古玩”、“文物”。古玩古玩,“古”是对象,“玩”是鉴赏手法与过程,而把握这一切的主体自然是人。本是一件稀松平常的事,但在此时此地,凡是涉及古董的词语,身价也一概高了起来,成为寻常人“玩”不起的东西。从某个角度来看,这确实是好事一件。为数不多的宝贝被隔离并有效地保护起来,从而延长了它们的寿命。但是青花瓷一旦离开了人,形式便有些模糊了。一个本来不抽象的事物被符号化了,青花瓷被束之高阁,远离了大众视线,成为人们闲谈所无法进入到的过去。
  我们一直向往对文化的重塑,但视野却非常有限。我们痴迷于历史戏说,从网络中零散的图片与流行歌词里寻找对古代文化的回味,有时误把皮毛当珍宝,难免会有疏漏。显然,涂鸦未必就比白纸一张来得更好,我们需要一些更加纯粹的东西。除了博物馆,我们能系统地与青花瓷相会的途径甚少,唯一较为可靠的便是书籍了。《青花:中国历代最美青花瓷》一书收罗中国历代最著名青花瓷,逐个分析出每朝每代的青花瓷特点,这为我们提供了一次绝佳的欣赏机会。现代人谈得多,看得少,虽然说不上什么罪大恶极,但没有体会到真正精髓之处,未尝不是一种遗憾。
  我曾经以为,艺术的精神应该疏离众生,但是未想到她的身体是需要亲近所有人的。只识花叶,不知根茎,文化之路最后肯定归于茫然之中。而雷鸿智先生在《青花:中国历代最美青花瓷》中也提出,守住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不仅是为了表达对祖先技艺的尊敬,更是将中国文化的火炬传递到后代手中。所幸的是,我们知道美的价值,美的事物打动我们。这就够了,这种真实的信仰是任何社会变革都不能拒之门外的。相反,每一次人类重新建立对文化的理解,世界就要跟随人类的脚步前进。物质僵化我们,艺术则在我们的身心走动,让那里四季如春。青花之爱,将在层出不穷的新生艺术家手里细水长流,不会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