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景美文成一书——评《漫游中国大学——重庆大学》

作者:罗太宽发布时间:2007-03-19 16:33:42
我第一次如此清晰地走进了母校,并再次为自己母校的故事所感染,而这次深刻的原因是读了一本书。情不自禁,于是就有一些不吐不快的言语了。《漫游中国大学--重庆大学》恰如其分地综合了史书和散文的特点,融进当前的时尚元素,使得它那么轻易的就拨动了我们的心弦。我看过原来重庆大学的校史,但是可惜我没有看完,而这本书居然有让人看第二遍、第三遍的冲动。我也很惊奇这种吸引力。可是你去看一下也许就会有同感!试想下,沧海变桑田的历史事实,变成为了书中一串串激越活泼的文字和一幅幅秀美典雅的图片。你是不是会有一种要和历史合影的冲动?恰在此时,《漫游》满足了读者内心的潜在要求。重大的校史,一般人看不到,因为只有几本;有些故事重大的学生可能陌生。而《漫游》在此时把重大的过去和现在通过文字和图片展现给读者。这本书就成了公开的校史。重大美吗?重大很美,虽然重庆有时并不洁净,天空中到处弥漫着白色阴郁的雾,虽然偶尔在小径上还有些垃圾,但是这些并不能抵消重大的美!那翠黄的草坪、坪上的绿树,以及那鸟鸣的幽静,甚至那些建筑物都焕发生机。于是我可以自信:重大是美的。印证我这判断的当然就是《漫游》中的图片。无论是三大校门集锦图,还是第树荫马路图,抑或钟塔、团结广场、主教全貌图,都可以说明重大从外到里都是美的。当现实中的美和书中的美一经印证,美丽就被全部体现了,美丽就得到了传播和保存。生活中重大的美丽因为天气的阴晴不定而逊色,因为常在我们身边而被厌倦被忽视。而《漫游》可以让你百看不厌。或许是我们都过于繁忙的缘故吧!我们的注意力不自觉的转到图片上了,文字变的似乎很繁重。《漫游》绝对适合大多数的胃口。图片既美且多,适时配以相当的文字,偶然一瞥已经是余香四溢了,再一看简直是一段生动的故事。看来视觉文化已是大势所趋。我特别喜欢《漫游》对于图片的放置。有时候我忍不住手舞足蹈、拍案叫绝!像117页到118页那幅贯穿两页的原来的大操场和上面现代“2004年川渝足球对抗赛”遥相呼应。更有意思的还属153页下角的“逸夫楼一景”和154页下角的五教“互送秋波”。更绝的是,恰在五教窗前有个婀娜的女子,在笑意盈然的望着153页的逸夫楼和情人通话。还有许多例子,要么两张图片前后呼应,表现新旧变迁;要么隔页相望,自成别样文章;要么上下匹配,自成怀抱;要么对角相望,别有滋味。似乎我谈的是末节,其实图片后的故事恰是图片勾引出的主题。书用散文的笔调,把一个个生动的历史故事串联起来,使人玩赏赞叹不已!从“灰石青砖,形拙意扑,一款简约的名片头衔”开始,重大开始了发展。刘湘的故事、猪肉捐的典故,执笔的人好像亲身经历过,把来龙去脉一一道来。从外面的校门开始,一直把重大各校区一一展现。散文的特点就是散而美,形散而神不散。第一章到第六章,每章的内容都给人惊喜。可能是不同的学生执笔的缘故,你不会厌倦。因为不是一个人的风格,写第一章的,和写第三章的显然不是同一个人。她们风格的不同,使得读者可以有更多转换的余地,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风格读。我喜欢吃,所以特别要提一下“论吃喝,烹饪四校园”吃就像爱情一样,是个永恒的话题。重庆人爱吃,重大人不可能不爱吃,重大校园内食堂数十个,“各庄地道有很多高招”,重大食堂各有各的高招,比如,六食堂味道好,五食堂花样多,四食堂很实惠,九食堂民族风……”这些实在又调侃的笔墨,确实让人垂涎食堂的饭菜了!可能是因为是学生执笔,所以我们这些同龄人大有亲切之感,重大既有吃又有喝还有爱情和学术。我还喜欢“两吴生才情是白屋”那章,讲友情、讲故事都讲的很好,而且字里行间文学的气氛很浓。只可惜吴芳吉先生英年早逝,不然我可以多享受一下。《漫游》这本书的文字优美,其实你一看标题就知道了。而且标题就把书的风格“暴露”了。“灰石青砖”就是重大A区校门的形象概括,至于理念墙上的“研究学术,造就人才,佑启乡邦,振导社会”成了第二章的标题和主题,至于第三章“老房子,新建筑,花开一时景一时”恰是历史变迁的最好诠释;到后来“纷飞战火、血色浪漫、余音袅袅漫校园”,当然是说一些关于战争年代的历史故事了,我也挺喜欢这章,历史味和文学味一样浓郁。“流年似水、岁月如歌、学堂之外的华彩乐段”,讲的是学生们的活动了,曾经的历史,现在的故事,曾经的爱情,今天的佳话,第六章展现的就是新时期的重大了,从老建大,到虎溪校区的“碧水映青山,欢歌唱未来”,文章就像标题一样富有诗意,而且准确的写出了学生的生活状态,标题的风格是文章风格的概括,那么整本书的标题可能就不那么统一了。但是他们都足够的整齐富有韵律感!忍不住想再看一遍!再去看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