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架空而深入——读《帝国的誓言》

作者:曾钰钦 来源:人民网——重庆晚报发布时间:2014-01-07 16:39:01
  从最宏观的角度来看,人们习惯于将文学分为现实和非现实、虚构和非虚构、现实和浪漫等等诸多,但大而化之其实也就是幻想成分的有无、多少的二元结构。而架空历史类的小说,则在某种程度上将这两者进行了结合。“架空”一词,词典解释是没有基础、没有依托的东西,而“历史”一词则指那些已经发生过的确凿的事件。两者到底要如何结合呢?
  许多优秀的作者和作品给我们提出了模板化的解释。在东方文学中,有两部架空历史类的小说作品被读者们津津乐道。
  一是日本作家田中芳树的《银河英雄传说》。在这部作品的描述中,看似与我们的世界毫无关联,但这浩瀚10余卷、200余万字的太空歌剧中,200多名人物先后登场,但读者却能轻易地从中看出希特勒、亚历山大、拿破仑等诸多历史人物的印记。
  在中国文学中,黄易的《寻秦记》则被认为是中文架空历史初期的最高成就。在这本70后80后读者耳熟能详的作品里,穿越回战国时期的主人公与一大批现实历史人物发生交集,暗中改变或者迂回了历史的轨迹。
  那么怎样的架空历史小说才称得上优秀?
  依然可以采用样本分析。不妨来看一看才引入国内的西方架空历史小说《帝国的誓言》。这是一套已经被国内读者关注了许多年的优秀小说,作者托马斯·哈南并没有《冰与火之歌》乔治·R·R·马丁那样大名鼎鼎,但这套书本身在西方读者中获得的认同并不亚于前者。
  它的特点,第一就是基于宏大、真实的历史背景。《帝国的誓言》作为架空历史小说,它的历史根基是公元600年左右罗马帝国与波斯帝国的史诗大战。作为西方文明的渊源,罗马题材一直是西方文学创作的一个富矿。在诸多历史小说先后深入、细致地描写了罗马帝国的兴衰成败之后,架空小说由此切入,自然有足够充沛的资源来支撑历史背景、人文细节、人物设计等该类小说必备要素。换句话说,正是因为在这样的一个大背景下写作,架空历史的“历史”部分,就有更多的可读性和准确性。从罗马军团的建制、作战方式到波斯帝国士兵的装备、战斗技巧,这些恰恰是作者擅长所在。笔墨到处,冷兵器战争的残酷、恢弘,跃然纸上。
  第二就是历史奇点的巧妙构架。作为架空历史的“架空”部分,对历史进程的哪一个部分作出假设,几乎成为了此类小说成败的关键。在《帝国的誓言》中,历史奇点放在了东西罗马是否分裂之上。在这部作品中,东、西罗马并未因二元帝制结构及后来宗教分裂而成为两个帝国,在强有力的统一领导下,与强大的东方帝国发生了势不两立的战争。这几乎是一个可以改变一切的奇点。在这个奇点作用下,不仅军队的构成、战斗力可以重构,甚至连政治制度、宗教都可以发生变化,可谓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第三就是大量魔幻元素的加入。魔幻元素并不等同于天马行空的胡编乱造,在西方文学中,魔幻元素一向有自成体系的严谨。绚丽的火球、光明魔法与黑暗魔法的对抗,这些归根到底只是增加了作品的可读性,而非“鬼力乱神”满天飞的荒谬。
  所以,西方小说界如此评价这部小说“比肩《玛拉兹英灵录》的宏大视角,媲美《时光之轮》的乱象纷争”。前者是以宇宙观的宏大而闻名于世的奇幻小说,后者则是以故事的引人入胜、曲折离奇著称的传奇,能得到这样的赞誉,《帝国的誓言》也算实至名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