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价:¥68
作者:彼得·埃利斯 穆伊·斯坦丁 著 王宗华 鲜继淑 主译编辑:胡斌出版时间: 2025-07-19
绪 论 0 0 1 第 1 章 以人 为 本 的 评 估 和 实 践 0 0 7 一 、 引 言 0 0 8 二 、 英 国 医 疗 和 社 会 保 健 质 量 改 进 的 背 景 0 1 0 三 、 以人 为 本 的 概 述 0 1 3 四 、 识 别 价 值 观 和 信 念 0 1 5 五 、 职场 文 化 0 1 7 六 、 以人 为 本 的 工 作 方 式 0 2 0 第 2 章 患者 评 估 中 的 护 士 角 色 0 2 7 一 、 引 言 0 2 8 二 、 患 者 评 估 0 3 0 三 、 护 士 在 患 者 评 估 中 的 角 色 0 3 2四 、 准 确 的 患 者 评 估 的 重 要 性 0 3 5 五 、 处 理 现 实 情 况 的 四 种 方 式 0 3 8 六 、 S t a n d i n g 的 认 知 续 线 理 论 及 其与 患 者 评 估 的 关 系 0 4 0 七 、 真相 的 本 质 0 4 3 八 、 刻 板 印 象 0 4 4 九 、 小节 0 4 5 第 3 章 理 解 患者 信 息 0 5 1 一 、 引 言 0 5 3 二 、 患 者 信 息 0 5 5 三 、 不 同 类 型 和 形 式 的 信 息 0 5 6 四 、 评 估 时 机 0 5 8 五 、 问 诊 技 巧 0 6 1 六 、 通 过 分 析 患 者 信 息 确 定 护 理 优 先 级 0 6 7 七 、 理 解 信 息 并 将 其解 释 给 他 人 0 7 0 八 、 小结 与 反 思 0 7 1 第 4 章 评 估 工 具 0 7 7 一 、 引 言 0 7 9 二 、 评 估 工 具 的 使 用 目 的 0 8 0 三 、 使 用 评 估 工 具所 需 的 知 识 和 技 能 0 8 1 四 、 潜 在 问 题 0 8 4 五 、 营 养 不 良 通 用 筛 查 工 具 ( M U S T ) 0 8 5六 、 Wa t e r l o w 压 疮 风 险 评 估 工 具 0 8 7 七 、 国 家 早 期 预 警 评 分 ( N E W S 2 ) 0 8 8 八 、 筛 查 工 具与 护 理 诊 断 的 关 系 0 9 1 九 、 筛 查 工 具和 临 床 审 计 0 9 2 十 、 小结 0 9 3 第 5 章 护 理 诊 断 0 9 7 一 、 引 言 0 9 9 二 、 护 理 诊 断 的 历 史 与 发 展 1 0 3 三 、 护 理 诊 断 的 优 缺 点 1 0 4 四 、 护 理 诊 断 与 护 理 程 序 的 关 系 1 0 6 五 、 护 理 诊 断 对 患 者 和 护 士 的 潜 在 利 弊 1 0 8 六 、 从 患 者 评 估 中 制 订 护 理 诊 断 1 1 2 七 、 小结 1 1 4 第 6 章 护 理 计 划 的 原则 1 1 7 一 、 引 言 1 1 9 二 、 为 什 么 需 要 护 理 计 划 1 2 1 三 、 确 定 护 理 问 题 1 2 5 四 、 护 理 计 划 的 各 个 阶 段 1 2 8 五 、 制 订 书 面 护 理 计 划 1 3 0 六 、 护 理 治疗 与 护 理 结 局 的 关 系 1 3 4 七 、 小结 1 3 5第 7 章 护 理 模 式 和 护 理 计 划 1 3 9 一 、 引 言 1 4 1 二 、 护 理 模 式 的 重 要 性 1 4 3 三 、 R o y 的 适 应 模 式 1 4 5 四 、 R o p e r - L o g a n - T i e r n e y 的 日 常 生 活 活 动 模 式 1 4 8 五 、 O r e m 的 自 护 模 式 1 5 1 六 、 N e u m a n 的 系 统 模 式 1 5 4 七 、 护 理 模 式 如 何 构 建 评 估 过 程 1 5 7 八 、 护 理 模 式 如 何 影 响 护 理 计 划 决 策 制 订 1 5 9 九 、 以 患 者 为 中 心 的 护 理 模 式 1 6 0 十 、 小结 1 6 1 第 8 章 患者 评 估 中 的 伦 理 问 题 1 6 7 一 、 引 言 1 6 9 二 、 伦 理 理 论 1 7 0 三 、 患 者 评 估 和 护 理 计 划 制 订 中 的 伦 理 理 论 1 7 4 四 、 伦 理 理 论 和 伦 理 实 践 问 题 1 7 9 五 、 最 佳 利 益 1 8 1 六 、 小结 1 8 4 第 9 章 患者 评 估 和 决 策 1 8 9 一 、 引 言 1 9 1二、评估、临床判断、决策和医疗保健干预 192 三、将决策理论与研究应用于患者评估和医疗保健 197 四、九种实践模式在护生评估患者中的应用 198 五、护生对临床决策认知的矩阵模型 201 六、比较临床决策的九种实践模式和十大观念 202 七、将矩阵模型应用于患者评估、临床决策和医疗保健 204 八、在护理工作中应用“PERSON”评估工具 209 九、预防性的医疗保健评估和决策 213 参考文献 221
【详情...】
定价:¥68
作者:韩飞编辑:张羽欣出版时间: 2025-06-13
第一章 临床微生物检验技术的背景和重要性 / 1第二章 临床微生物学基础 / 4第三章 临床微生物检验标本的采集与处理 / 9第一节 临床微生物标本采集和转运基本要求 / 9第二节 临床常见标本的采集与注意事项 / 14第四章 临床微生物检验的传统技术方法 / 26第一节 微生物涂片染色技术及其结果判读 / 26第二节 微生物培养技术与培养基的选择 / 33第三节 常用生化反应鉴定方法及其在细菌鉴定中的应用 / 38第四节 常用血清学鉴定技术的原理与操作 / 44第五章 临床微生物检验的现代技术方法 / 50第一节 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 / 50第二节 自动化微生物鉴定与药敏分析系统 / 53第三节 微生物快速培养系统 / 56第四节 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 / 62第五节 免疫学检测技术 / 66第六章 临床微生物检验在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 70第一节 细菌感染性疾病的诊断 / 70第二节 真菌感染性疾病的诊断 / 79第三节 病毒感染性疾病的诊断 / 83第四节 其他微生物感染性疾病的诊断 / 89第七章 临床微生物检验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作用 / 92第一节 医院感染监测概述 / 92第二节 医院感染环境监测方法 / 93第三节 临床微生物检验与医院感染控制 / 102第八章 临床微生物检验对合理用药的指导意义 / 104第一节 精准诊断感染病原体,为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 104第二节 进行药敏试验,指导药物选择和剂量确定 / 105第三节 监测治疗过程,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 108第四节 案例分析 / 109第九章 抗菌药物敏感试验与药敏报告分析 / 111第一节 抗菌药物敏感试验概述 / 111第二节 纸片扩散法(K-B 法) / 113第三节 梯度扩散法 / 117第四节 自动化仪器药敏系统 / 118第五节 药敏报告审核原则 / 123第六节 自动化仪器药敏结果审核 / 129第十章 临床微生物检验的质量管理 / 170第一节 临床微生物实验室的质量管理基本要求 / 170第二节 微生物检验室内质量控制 / 172第三节 微生物检验室间质量评价程序 / 181第四节 微生物实验室室内人员比对程序 / 185第十一章 临床微生物检验技术的信息化建设与发展趋势 / 192第一节 临床微生物检验技术的信息化建设 / 192第二节 临床微生物检验技术的发展趋势 / 193第十二章 临床微生物检验与临床科室的沟通协作 / 195第一节 检验前沟通 / 195第二节 检验中沟通 / 196第三节 检验后沟通 / 197后 记 / 199参考文献 / 201
【详情...】
定价:¥58
作者:李广益编辑:张慧梓出版时间: 2025-05-17
1 | 主编的话 李广益3 | 作为危机应对法则的抽签制:《流浪地球》的法学思想实验 谭 萱23 | 赛博朋克热背后的“历史终结”危机 韩志杰37 | 自然与文明:科幻视野中的王安忆小说《匿名》 程玉婷55 | 科幻小说中的未来老人想象——以《老人的战争》和《时间足够你爱》为例 陈秀婕69 | 杂合、物质性与前现代——物转向视域下的《再生砖》 李昊翔87 | 走向对立与消解对立:论科幻想象中极端人机关系的生成逻辑与现实意义 阮胤杰103 | 民族、科学、未来:1936 年《中国漫画》“狂想专号”的双重建构 冯钰颖121 | “中国科学化运动”时期的“科学”概念辨析——以《科学画报》为中心 秦源135 | 科幻与帝国 小伊斯特万·西西塞里 - 罗奈 著;周忆粟 译;黄亚菲 校153 | “天工”与“造物”——评《天工,诸神,机械人:希腊神话与远古文明的工艺梦》 胡晨悦163 | 九十年代科幻现场与中国科幻史研究的方法、未来——吴岩教授访谈 童博轩171 | 青年圆桌:跨学科视野下的科幻研究与创作 楚杨炫等 整理:韩笑、胡琦霖
【详情...】
定价:¥168
作者:郁葱编辑:胡斌出版时间: 2025-05-13
绪论 一、背景 二、口腔护理学的发展与未来 三、“舒适化口腔医疗”理念的提出及发展 四、口腔镇静镇痛技术的历史与发展 五、护理在口腔门诊镇静镇痛治疗中的作用 六、开展口腔门诊镇静镇痛治疗护理的要点与难点 第一篇 临床基础 第一章 口腔解剖与生理 第一节 颌面部解剖生理 一、颌面部骨的部分 二、肌肉 三、血管 四、淋巴组织 五、神经 六、涎腺 第二节 口腔局部解剖生理 一、唇 二、颊 三、舌 四、舌下区(口底) 五、腭 六、咽 七、口腔生理功能 第三节 牙颌关系解剖生理 一、牙冠形态的生理意义 二、牙根形态的生理意义 三、髓腔解剖的生理意义 四、牙列 五、牙列与颌骨的关系 六、咬合关系 第二章 成人口腔门诊镇静镇痛常用技术及应用 第一节 概述 一、牙科焦虑 二、患者评估 三、适度镇静 第二节 口腔局部麻醉技术的应用 一、传统局部麻醉技术 二、计算机控制局麻药注射系统 三、小结 第三节 笑气氧气吸入清醒镇静技术的应用 一、氧化亚氮(笑气)吸入镇静原理 二、笑气吸入镇静 第四节 经静脉中深度镇静技术的应用 一、经静脉途径镇静技术的适应证 二、禁忌证 三、静脉镇静的优劣势 四、镇静镇痛药物 五、呼吸道保护工具 六、经静脉途径口腔治疗镇静方案 七、深度镇静 / 麻醉下口腔治疗注意事项 第三章 儿童口腔门诊镇静镇痛常用技术及应用 第一节 概述 一、术前宣教 二、使用委婉的语言代替敏感的词语 三、分散患儿的注意力 四、各阶段镇静及全身麻醉 第二节 口服药物镇静技术的应用 一、优点 二、缺点 三、适应证及禁忌证 四、常用口服镇静药物 五、临床应用 第三节 口腔门诊全身麻醉的应用 一、镇静/麻醉前的评估及准备 二、儿童深度镇静 / 全身麻醉流程 第四节 口腔治疗中儿童的心理特点及行为管理 一、常用非药物行为管理办法 二、儿童心理及性格特点 第五节 口腔门诊治疗术后早期康复 一、麻醉前优化管理 二、麻醉中优化管理 三、麻醉后优化管理 第二篇 护理常规 第四章 口腔门诊基础护理技术 第一节 口腔检查 一、口腔一般检查的准备 二、口腔一般检查 第二节 椅旁四手操作技术 一、四手操作的环境准备 二、四手操作的用物准备 三、四手操作前对患者的准备 四、四手操作的接诊准备 五、四手操作的标准预防 六、医护四手操作的区域 七、医护的坐姿要求 八、器械的传递和交换 九、吸唾技术 十、四手操作后的护理 第三节 静脉输液技术 一、静脉输液目的 二、静脉输液常用溶液 三、口腔门诊常用输液部位 四、静脉输液技术介绍 五、常见输液工具 六、输液速度调节 七、输液常见故障处理方法 八、常见输液反应及防治 第四节 无菌操作技术 一、基本概念 二、无菌操作技术原则 三、口腔门诊常见的无菌技术应用 第五章 口腔局部麻醉护理 第一节 概述 一、常用的局麻药物 二、局麻药中血管收缩剂的应用 三、局麻药的过敏试验 四、各类局麻药的最大剂量推荐 第二节 口腔局部麻醉常规护理 一、神经阻滞麻醉护理配合(以下齿槽神经阻滞麻醉为例) 二、局部浸润麻醉护理配合(以盐酸阿替卡因肾上腺素局芯针剂为例) 三、计算机控制下局部麻醉药注射系统的护理配合(以 STA 麻醉仪为例) 第三节 口腔局部麻醉的并发症护理 一、晕厥 二、过敏反应 三、中毒反应 四、疼痛 五、血肿 第六章 笑气氧气吸入清醒镇静下口腔治疗护理 第一节 概述 一、笑气清醒镇静技术概念 二、笑气清醒镇静技术的应用 第二节 笑氧吸入清醒镇静下口腔治疗常规护理 一、笑气的管理 二、术前准备 三、术中护理 四、术后护理 五、笑气设备灭菌与保养 六、预防笑气泄漏护理措施 第三节 笑氧吸入清醒镇静下口腔治疗并发症护理 一、眩晕 二、误吸 三、低氧血症 四、气胸 五、肢端麻木 第七章 儿童全身麻醉下口腔治疗的护理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儿童全麻下口腔治疗常规护理 一、全身麻醉在儿童口腔科的应用适应证 二、全身麻醉在儿童口腔围手术期的护理流程与常规 第三节 儿童全麻下口腔治疗并发症护理 一、通气不畅 二、误吸 三、喉痉挛 四、喉头水肿 第四节 儿童全麻下口腔治疗后复苏护理 一、麻醉复苏室简述 二、PACU 的建立与配置 三、全麻术后患儿的护理常规 四、镇静镇痛后患儿的常见并发症及护理 五、离院标准与术后随访 第八章 静脉中深度镇静下牙及牙槽外科手术护理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静脉中深度镇静下牙及牙槽外科治疗常规护理 一、牙及牙槽外科患者围手术期护理 二、静脉输液相关并发症 三、静脉镇静相关并发症 第九章 静脉中深度静脉下口腔种植护理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静脉中深度镇静下口腔种植常规护理 一、术前准备 二、术中护理 三、术后护理 第三节 口腔种植术并发症的护理 一、概述 二、局部麻醉下口腔种植术并发症及其护理 三、静脉镇静下口腔种植术并发症及其护理 第十章 无痛口腔洁治术护理 第一节 概述 一、舒适的概念 二、舒适化口腔医疗 三、舒适护理 四、舒适化牙周洁治术 第二节 舒适化口腔洁治常用方法 一、非药物镇静与疼痛管理方法 二、口服药物镇静技术 三、黏膜下给药镇痛技术 四、笑气吸入镇静技术 第三节 无痛口腔洁治术护理 一 、概述 二、舒适化龈上洁治术护理 三、舒适化喷砂洁治术护理 四、舒适化龈下刮治术护理 第十一章 口腔特需门诊优质护理 第一节 概述 一、优质护理服务的概念 二、口腔特需门诊的特点 三、口腔特需门诊优质护理模式 第二节 口腔特需门诊优质护理 一、口腔特需门诊优质护理配合流程 二、口腔特需门诊优质护理配合 第三节 口腔特需门诊患者沟通技巧及案例分析 一、电话沟通技巧与方法 二、候诊服务技巧与方法 三、医患案例分享 第十二章 口腔门诊椅旁急救与护理配合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急救用物与药品配置 一、常用急救用物和药品的保养和维护 二、常用急救用物 三、常用急救药品 四、急救药物给药途径 第三节 急救团队构建与分工 一、急救团队的构建 二、应急模式团队分工与配合 第四节 基础生命支持 一、定义 二、成人基础生命支持流程 第五节 急救复苏中的风险防控 一、抢救时间把控不及时 二、人员配置和抢救用物准备不全 三、操作技术不当 四、医疗文书(病例)记录不当 五、医疗公关危机 第三篇 护理管理 第十三章 口腔医院护理质量管理 第一节 概述 一、质量 二、护理质量管理 三、护理质量管理体系 四、口腔门诊护理质量管理 第二节 护理质量管理体系 一、护理质量管理组织架构 二、医院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工作制度 三、医院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工作职责 四、科室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工作职责 第三节 护理质量管理方案 一、目的 二、目标 三、护理质量管理目标的制订 四、护理质量管理工具的应用 五、护理质量管理的实施 六、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七、护理质量的检查要求 八、护理质量考核分值权重 九、护理质量管理的保障措施 第四节 护理质量考核评价标准 一、相关概念 二、护理质量考核评价体系 三、护理质量考核评价标准 第五节 不良事件的上报与持续改进 一、相关概念 二、不良事件的分类 三、不良事件的上报 四、不良事件的持续改进 第十四章 口腔门诊护理质量管理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口腔门诊护理质量保证与监测 一、门诊镇静镇痛护理质量保证 二、门诊镇静镇痛护理质量监测 第三节 口腔门诊护理质量标准与指标运用 一、门诊镇静镇痛护理质量标准 二、门诊镇静镇痛护理质量指标运用 第四节 口腔门诊护理质量管理的实施 一、发现问题 二、确立问题 三、执行过程 四、查检 五、处理 第五节 口腔门诊护理服务质量 一、提高护理质量管理水平 二、加强门诊日常护理管理工作,提升分诊服务,强化诊室护理管理规范,为患者创造安全舒适的就诊环境,更好地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 三、优化护理工作流程 四、制定科室各种优质护理检查标准 五、改善就医环境,加强便民服务措施,方便患者就医 六、加强护士服务素质和业务技能的培训与考核 七、执行手卫生规范,落实医院的感染控制制度 八、完善门诊突发事件预警机制和处理预案,提高快速反应能力 九、加强门诊患者的身份识别,做好分诊和健康教育工作 十、合理排班 十一、提高患者的就诊满意度 第六节 口腔门诊护理人员管理 一、无痛口腔门诊护理人员岗位要求 二、无痛口腔门诊护理人员层级界定 三、无痛口腔门诊护理人员继续教育管理 四、无痛口腔门诊护理规培、进修师资库入选标准 五、无痛口腔门诊护士职业素养与能力提升 六、无痛口腔门诊科研管理 七、无痛口腔门诊绩效管理 第十五章 医院感染管理 第一节 医院感染的概念 一、医院感染的定义 二、医院感染的分类 第二节 口腔医院感染的特点 第三节 口腔医院感染的预防及管理 一、完善组织构架 二、建立健全规章制度 三、加强培训,提高防范意识 四、建立监督管理质量控制机制 五、诊疗环境管理 六、诊疗器械使用和消毒灭菌管理 七、医护人员防护管理 八、诊疗程序管理 九、大力推行“四手操作” 十、医疗废物管理 第四节 口腔诊疗器械消毒灭菌程序及方法 一、术语和定义 二、管理要求 三、口腔器械处理基本原则 四、口腔器械分类、消毒灭菌和存储要求 五、口腔器械处理操作流程 六、消毒、灭菌效果监测要求 七、灭菌物品放行 八、器械储存 九、牙科手机清洗、保养方法 第十六章 口腔门诊感染管理 第一节 护理管理在院感中的作用 一、落实规范,健全制度 二、布局合理,规范流程 三、健全管理,职责明确 四、定期培训,加强意识 第二节 口腔诊室环境布局及管理 一、诊室建筑设计要求 二、门诊手术室建筑设计及布局要求 三、儿童口腔全身麻醉诊室建筑设计及布局要求 四、笑气使用诊室建筑设计及布局要求 五、消毒间布局及要求 第三节 诊疗环境和物体表面清洁与消毒 一、诊疗环境 二、诊疗区域环境及物表消毒剂的选择 三、公共区域环境及物表消毒 四、诊疗区域环境及物表清洁与消毒 第四节 口腔诊室空气消毒 第五节 医护人员手卫生及个人防护 一、手卫生 二、手套的使用 三、口罩的使用 四、护目镜和面罩的使用 第六节 职业暴露预防与处理方法 一、职业暴露的概念 二、职业暴露后采取的措施和流程 三、减少职业暴露风险的预防措施 第七节 医疗废物管理 一、医疗垃圾的分类 二、医疗垃圾的处理 三、医疗垃圾的储存管理 四、医疗垃圾的交接管理 展望 一、牙科焦虑症的流行病学资料 二、实施口腔镇静镇痛治疗的风险防控 三、科普与宣教 附录 附录一 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SA)分级 附录二 Steward 苏醒评分 附录三 Ramsay 镇静评分 附录四 疼痛视觉模拟评估法(VAS) 附录五 改良口腔科焦虑量表(中文版) 附录六 口腔科畏惧调查量表(中文版) 附录七 儿童恐惧量表,口腔科分量表(中文版) 附录八 依从性评价量表 附录九 OAA/S 清醒/镇静观察者评价量表 附录十 改良 Aldrete 离院评分标准 附录十一 笑气吸入镇静牙科治疗同意书 附录十二 笑氧吸入镇静口腔科治疗记录单 附录十三 门诊儿童全身麻醉预约单 附录十四 镇静、浅麻醉下儿童牙齿疾病的治疗同意书 附录十五 麻醉前访视记录单 附录十六 麻醉记录单 附录十七 麻醉后恢复评分表 附录十八 麻醉恢复记录单 附录十九 儿童麻醉下口腔治疗注意事项 附录二十 既往史信息采集表
【详情...】
定价:¥98
作者:周勇 等编辑:张慧梓 杨敬出版时间: 2025-05-10
《<苦干>与战时重庆——影像史学视野下的战时首都》一书全面揭开了这部伟大电影的神秘面纱,并且对其开展系统的影像史学研究。第一,从影像史学视角出发,不局限于静态的文字性史料,而主要关注动态的史料,对影片《苦干》进行挖掘,在当前对抗战史的研究中独树一帜。第二,客观真实地反映了日军对中国的侵略,数百万难民流离失所及大后方城市生活景象,以第一手的生动铁证,揭露了日均无差别大轰炸的暴行。第三,通过对电影画面中普通生民在“跑警报”中下生活的画面的分析和解读,勾勒出一幅乐观豁达、坚强不屈、内容丰富、气势恢弘的中国抗战各阶层社会生活的历史画面,不仅记录了战争的血与火,而且展现了中国人民坚韧的抗战精神。第四,通过对多个少数民族抗日活动的影像分析,反映了中国人名的抗战是真正的全民族的抗战。最终,正如电影的片名所简单、直白表达的那样,“苦干”,“这种坚强不屈的英雄气魄”是中国不可战胜的秘密。
【详情...】
定价:¥58
作者:杨宇振编辑:李桂英出版时间: 2025-04-19
本书从建筑学、城市规划、哲学与社会学等多个学科视角出发,分析了空间生产与社会变迁之间的复杂互动关系,揭示了在现代社会中,空间如何影响人的生活状态以及社会的发展走向。<br>书中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空间危机的生产”聚焦于建筑学与城市规划在现代社会中的困境与转型问题,探讨了学科边界、社会分工、城乡关系等对空间生产的影响。第二部分“空间、阅读与思辨”通过解读列斐伏尔、哈维等学者的理论,深入剖析了空间与社会、文化、政治之间的内在联系。第三部分“空间情境与记忆”以作者的个人经历为线索,探讨了空间对个体记忆与情感的影响。第四部分“日常空间实践”则通过具体的建筑与城市规划案例,展示了空间实践在日常生活中的具体体现。<br>本书不仅对建筑学和城市规划学科的理论与实践提出了深刻的反思,也对如何在快速变化的社会中重新审视和构建空间提出了独到的见解。通过对空间的多维度解读,作者呼吁人们关注空间背后的社会意义,思考如何在空间生产中实现更加公平、可持续的发展。
【详情...】
定价:¥79
作者:陈俊涛编辑:张红梅出版时间: 2025-04-18
本书系统阐述了针对盾构法和矿山法组合开挖的刚度变化段隧道结构地震动响应特征的抗震计算理论、振动台模型试验及数值仿真等研究方法。建立了任意地震动作用下变刚度隧道地震响应的快速分析方法,弥补现有抗震计算方法无法考虑隧道结构刚度变化的不足;提出了隧道刚度变化段大比尺振动台模型试验方法,并在模型试验中考虑了不同地震动激励方式,系统分析了隧道变刚度段的地震响应特征等。<br>本书可供相关领域的科研人员、生产和管理人员参考使用,也可作为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的参考书。<br>
【详情...】
定价:¥49
作者:詹妮弗·威廉 罗纳德·威廉 梅林·科尔 著 盘峻岚 郭丽静 译编辑:杨扬出版时间: 2025-04-17
第一部分基于项目的课堂主要特征 第一章什么是基于项目的STEM环境 第二章历史回顾:项目教学的起源、设计和演变 第三章如何为STEM课堂设计基于项目的单元 第四章教师如何定位研究并转化为教学实践 第二部分 为初中水平设计的基于项目的STEM单元示例 第五章天文学习中的现实探索(REAL) 第六章设计化学反应解决热能状况(CREATES) 第三部分 教师实施的策略、克服的障碍,以及学生学习的收获 第七章教师的声音 第八章教师设计的初中项目单元 索引
【详情...】
定价:¥138
作者:王小琳 程琳 崔颖编辑:张羽欣出版时间: 2025-04-16
第一篇介入手术室第一章介入手术室护理管理制度 …………………………………………………2第一节介入手术室护理组织管理制度 …………………………………2第二节介入手术室护理人力资源管理制度 ……………………………4第三节介入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制度 ………………………………25第四节复合手术室管理制度 …………………………………………28第五节介入手术室患者安全管理制度 ………………………………35第六节介入手术患者抢救管理制度 …………………………………39第七节介入手术患者围术期访视制度 ………………………………43第八节介入手术室消毒隔离管理制度 ………………………………47第九节介入手术室院感防控管理制度 ………………………………56第十节介入手术室医疗废物管理制度 ………………………………59第十一节介入手术室医用耗材管理制度 ……………………………64第十二节介入手术室常用药品管理制度 ……………………………76第十四节介入手术室仪器设备管理制度 ……………………………83第十五节介入手术室辐射防护管理制度 ……………………………93第十六节介入手术室个人剂量监测仪佩戴和管理制度 ……………97第十七节介入手术室参观管理制度 …………………………………98第十八节介入手术室信息化管理制度 ………………………………100第二章介入手术室护理管理流程………………………………………………105第一节介入手术室工作流程 …………………………………………105第二节介入手术室安全管理流程 ……………………………………109第三节介入手术室护理技术操作流程 ………………………………111第三章介入手术室护理管理规范………………………………………………147第一节介入手术室环境布局管理规范 ………………………………147第二节介入手术室环境监测管理规范 ………………………………152第三节介入手术患者体位管理规范 …………………………………156第四节介入手术室护理文书书写规范 ………………………………159第四章介入手术室护理常规……………………………………………………164第一节急诊介入手术护理常规 ………………………………………164第二节心血管介入手术护理常规 ……………………………………169第三节神经介入手术护理常规 ………………………………………183第四节外周血管介入手术护理常规 …………………………………190第五节肿瘤介入手术护理常规 ………………………………………201第六节非血管疾病介入手术护理常规 ………………………………208第七节肺部介入手术护理常规 ………………………………………220第五章介入手术室护理应急预案………………………………………………238第一节患者介入术中突发病情变化的应急预案 ……………………238第二节患者介入术中发生不良事件的应急预案 ……………………265第三节介入手术室发生环境安全事件的应急预案 …………………278第二篇介入手术室第六章介入手术室护理质量评价标准 …………………………………………312第一节介入手术室药品管理质量评价标准 …………………………312第二节介入手术室护理服务质量评价标准 …………………………316第三节介入手术室消毒隔离质量评价标准 …………………………318第四节介入手术室护理文件书写质量评价标准 ……………………323第五节介入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质量评价标准 ……………………326第六节介入手术室高值耗材管理质量评价标准 ……………………330第七章介入手术室护理质量监测指标…………………………………………333第一节结构指标 ………………………………………………………333第二节过程指标 ………………………………………………………336第三节结果指标 ………………………………………………………345参考文献……………………………………………………………………………349
【详情...】
定价:¥98
作者:吴岩编辑:杨扬 张红梅出版时间: 2025-03-23
第一编科幻小说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 001第一章 科幻小说的概念 | 003第一节 定义的困难性 | 003第二节 著名科幻定义举例 | 009第三节 科幻定义的内容分类学 | 018第四节 科幻定义的种属分类学 | 022第五节 学术时代的科幻定义 | 027第二章 典型科幻理论观点概述 | 031第一节 国外科幻人士理论观点概述 | 031第二节 国内科幻人士理论观点概述 | 054第三章 科幻小说的题材 | 079第一节 总论 | 079第二节 时间旅行与平行世界 | 083第三节 人的创造和改造 | 089第四节 电脑网络 | 097第五节 怪兽、外星生命与智能形态 | 106第六节 未来社会 | 113第四章 科幻小说的叙事和结构 | 126第一节 叙事 | 126第二节 结构 | 139第五章 科幻小说的人物和背景 | 149第一节 人物 | 149第二节 背景 | 171第二编各语种科幻文学的发展 | 187第六章 英文科幻文学的发展 | 189第一节 萌芽与草创时期 | 189第二节 黄金时代 | 197第三节 “新浪潮”运动 | 220第四节 后新浪潮时代 | 236第七章 英文之外的世界科幻的发展 | 244第一节 法文科幻的发展 | 244第二节 德文科幻的发展 | 255第三节 俄文科幻的发展 | 269第四节 意大利文、荷兰文、西班牙文、葡萄牙文科幻的发展 | 279第五节 北欧及波罗的海各文种科幻的发展 | 300第六节 日本、非洲各文种科幻的发展 | 326第八章 中国科幻的发展 | 334第一节 中国科幻的起源和早期发展 | 334第二节 新中国科幻的起源与发展 | 357第三节 新中国各时期主要科幻作家 | 365第三编科幻批评和科幻教学 | 415第九章 科幻批评方法 | 417第一节 俄国形式主义 | 417第二节 接受美学 | 422第三节 新批评 | 426第四节 结构主义 | 440第五节 后现代主义 | 447第六节 解构主义 | 460第七节 女性主义 | 464第八节 西方马克思主义 | 476第十章 科幻教学概述 | 481第一节 教学设计 | 483第二节 教学目的、教材和教法 | 492第三节 教学体验 | 498
【详情...】